• 澳门人威尼斯3966(中国)官方网站

    藏药材资源数据库
    栉叶蒿

    学名:栉叶蒿

    拉丁名:Neopallasia pectinata(Pall.)Poljak.

    别名:恶臭蒿、粘蒿、桑泽(藏语译音)

    药材名:蓖齿蒿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功能与主治
    清利肝胆、消炎止痛。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头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40cm,常带淡紫色,多少被稠密的白色绢毛。叶长圆状椭圆形,栉齿状羽状全裂,裂片线状钻形,单一或有1-2同形的小齿,无毛,有时具腺点,无柄,羽轴向基部逐渐膨大,下部和中部茎生叶长1.5-3cm,宽0.5-1cm,上部和花序下的叶变短小。头状花序无梗或几无梗,卵形或狭卵形,长3-4mm,单生或数个集生于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小枝或茎中上部排成多少紧密的穗状或狭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宽卵形,无毛,草质,有宽的膜质边缘,外层稍短,有时上半部叶质化;内层较狭。边缘的雌性花3-4个,能育,花冠狭管状,全缘;中心花两性,9-16个,有4-8个着生于花托下部,能育,其余着生于花托顶部的不育,全部两性花花冠5裂,有时带粉红色。瘦果椭圆形,长1.2-1.5mm,深褐色,具细沟纹。花果期7-9月。
    分布
    产尖扎县。生于海拔2100-2600m戈壁荒滩、河谷阶地、沙砾干河滩、山坡草地、宅旁荒地。
    植物图片
     
    附注